住房公积金每月缴存金额因人而异,主要取决于缴存基数(通常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和缴存比例(5%-12%)。以月薪1万元的职工为例,若单位与个人均按12%比例缴存,则每月公积金总额为2400元(单位+个人各1200元)。但需注意,各地设定了缴存基数上下限(如最低工资标准至当地平均工资3倍),实际金额可能受此限制。
缴存基数是计算的核心,通常按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确定。新入职或调动工作的职工,则以当月工资为基数。例如,某市2024年缴存基数上限为28770元(当地平均工资3倍),下限为1900元(最低工资标准)。若职工月薪超过上限,则按上限计算。
缴存比例由单位和个人协商,范围在5%-12%之间。例如,基数5000元、比例5%时,月缴存额为500元;若比例提升至12%,则增至1200元。灵活就业人员可自主选择比例(部分城市允许10%-24%),如月收入6000元、比例10%时,月缴存600元。
不同城市政策存在差异。例如,惠州2024年最高月缴存额可达7508元(基数31284元×24%),而合肥支持保障性住房**,可贷额度上浮20%。单位不缴公积金属违法行为,最高可罚款5万元。
建议职工通过当地公积金官网或APP查询实时政策,单位HR也可协助计算具体金额。合理规划公积金使用(如**、租房提取),能显著提升资金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