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近期环保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重点推进再生水利用、空气质量改善和通风廊道建设三大领域。天府新区第一再生水厂创新性地将污水处理与公园景观结合,通过高科技手段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全市细颗粒物浓度已控制在39微克/立方米以下,优良天数率达78%;9条一级通风廊道有效缓解了盆地地形导致的静风问题,降低雾霾发生率。
-
水资源循环利用突破
天府新区再生水厂采用复合幻象、内投影等技术展示水生态文化,并设计科普动画简化污水处理流程。市民可通过TDS水质测试笔参与水质监测,护水倡议电子屏累计获得超10万人签名承诺。 -
空气质量持续优化
2025年成都实现三大流域水质优良比例超90%,中心城区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针对川渝地区区域性污染,夏季灰霾天数同比减少15%,冬季雾霾周期缩短至次年3月前结束。 -
城市通风系统升级
依托周边9个生态区构建一级通风廊道,590米宽绿地与河流形成二级廊道,加速污染物扩散。实测显示,廊道区域风速提升40%,重污染天气改善效率达67%。
成都正通过技术革新与公众参与,打造“公园城市”生态样板。市民可通过“成都环保”平台实时查询水质与空气质量数据,共同监督环保目标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