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都拆迁补偿标准的核心要点为:国有土地住宅货币补偿通常按市场评估价全额赔付(如高新区案例中80㎡房屋获160万元房屋价值补偿),集体土地则采用“重置价+土地使用权基价+补贴”计算(如某郊区120㎡房屋获33.6万元基础补偿)。两类土地均包含装修补偿(最高1000元/㎡)、临时安置费(住宅约2.1元/㎡/月)、物管补贴(一次性发放5年)及搬迁奖励(个人最高8万元),总补偿金额可能达评估价的130%。
-
国有土地补偿规则
- 房屋价值:由专业机构按市场价评估,货币补偿为评估单价×建筑面积,产权调换则按套内与公摊面积分别结算差价。
- 附加费用:装修补偿协商确定(≤1000元/㎡),通信移机等政策性补偿费固定8000元,临时安置费按建筑面积发放(选择货币补偿一次性付6个月)。
- 奖励机制:签约奖励、腾退奖合计最高8万元,货币补偿另享评估价30%以内的额外奖励。
-
集体土地补偿逻辑
- 基础计算:货币补偿=(房屋重置价+土地使用权基价+补贴)×建筑面积,重置价因结构差异浮动(如砖混现浇1000-1320元/㎡)。
- 过渡保障:临时安置费约15元/㎡/月(一次性发6个月),建制撤销区域需叠加土地补偿。
- 特殊补贴:宅基地重建可申请新地块,青苗及附着物按省级标准单独核算。
-
关键变量影响
- 区域差异:主城区(如武侯区)补偿标准显著高于远郊(如蒲江县),国有土地补偿通常高于集体土地。
- 选择偏好:货币补偿可获得更高奖励(如高新区案例中总奖励8.2万元),产权调换适合长期居住需求。
提示: 实际补偿需结合房屋性质、地段及政策动态调整,建议以最新评估结果为准,必要时咨询专业机构复核计算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