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竣工后实际支付金额
结算价款是指在工程或服务合同履行完毕后,根据合同条款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材料价格变动等因素调整后,最终确定并支付给承包方的金额。其核心特点和要素如下:
一、核心定义
-
时间节点 :通常在工程竣工或服务完成时进行,作为合同终止后的最终支付金额。
-
核心作用 :反映工程实际完成情况,是承包方完成履约后应得报酬的核算结果。
二、计算依据与调整因素
-
基础计价依据 :包括合同单价、工程量、质量标准等。
-
调整因素 :
-
工程量增减:实际完成量与合同约定量的差异调整;
-
材料价差: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导致的成本变化;
-
其他因素:设计变更、工程索赔等。
-
三、与合同价款的区别
-
合同价款 :合同签订时约定的固定金额或计算方式,未考虑实际履行情况;
-
结算价款 :实际履行后的调整后金额,具有动态性。
四、结算流程与意义
-
流程 :包括工程量核验、单价调整、总价计算、发票开具、款项支付等环节;
-
意义 :
-
反映工程进度和承包方履约情况;
-
为发包方控制成本提供依据;
-
是工程竣工验收后的重要支付依据。
-
五、法律依据与争议解决
结算活动需遵循《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双方可通过协商、仲裁或诉讼解决结算纠纷。
结算价款是工程或服务合同履行后的实际支付金额,通过动态调整机制反映工程实际完成情况,并作为合同终止后的最终结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