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价款与结算价款不一致时,应优先依据合同约定处理,若存在争议则需结合竣工结算审核、变更协议或法律途径解决。关键点包括:核对合同条款、确认变更依据、保留书面证据,必要时通过协商或诉讼维护权益。
-
核对合同条款:检查合同中关于价款调整、工程量计算、付款条件的约定。若结算差异源于合同明确允许的变更(如材料价格波动、工程量增减),则按约定执行。
-
分析差异原因:常见原因包括设计变更、地质条件变化、清单漏项或市场波动。例如,基础工程因未预见的地质问题增加费用,需补充签证或变更协议作为结算依据。
-
协商解决争议:双方应基于事实和合同条款协商。若结算金额经共同委托的第三方审核(如造价咨询报告)且双方盖章确认,通常视为有效依据。
-
法律途径:协商无果时,可依据《民法典》或《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司法解》提起诉讼或仲裁。法院通常以竣工结算审核报告或中标合同(若存在)作为裁判依据。
总结:处理此类纠纷需“合同优先、证据支撑、协商为主”。建议在合同签订时明确调价机制,施工中规范变更流程,并保留完整书面记录以减少争议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