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基本农田通常每5年调整一次,部分地区可能延长至10年,调整需严格遵循国家法规和程序,确保耕地数量不减、质量不降、布局稳定。
-
调整周期与依据:全国“三区三线”划定后,永久基本农田调整周期一般为5年,如江苏省明确为5年一调,浙江省则为10年。调整需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订,并符合《土地管理法》及自然资源部专项文件要求。
-
调整条件与限制:仅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如能源、交通、水利等)难以避让时,经国务院批准方可占用。禁止擅自改变用途或通过规划调整规避审批,违规将面临法律责任。
-
补划原则: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需“占一补一”,补划地块需集中连片、质量相当,优先选择高标准农田或整治新增耕地,确保生态与农业平衡。
-
动态优化趋势:2023年起,自然资源部允许对划定成果动态核实处置,但强调调整需基于科学评估,如生态退耕或污染治理等特殊情况,需逐级审批。
提示:永久基本农田调整涉及粮食安全红线,个人或单位不得违规操作,具体政策需咨询地方自然资源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