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基本农田并非完全不能被征收,但需满足严格的法律条件和国务院审批程序,且必须遵循“占补平衡”原则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
-
法律允许的特殊情形
根据《土地管理法》,永久基本农田在特定条件下可被征收,但必须由国务院批准。例如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如高铁、能源项目)或国防需求等公共利益项目,可能通过审批占用部分永久基本农田,但需配套补充同等数量和质量的新耕地。 -
严格的审批与补偿机制
征收永久基本农田需完成农用地转用审批和征地审批双重程序,且必须落实“占多少、垦多少”的补偿要求。地方政府需通过开垦新耕地或提升现有耕地质量来弥补被占用的永久基本农田,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受损。 -
禁止随意调整与占用
严禁通过调整土地利用规划规避审批,或擅自将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一般商业开发、房地产等项目不得占用,违规行为将面临法律责任。
总结:永久基本农田的征收是例外而非常态,其核心在于平衡发展与保护,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不被突破。公众可通过自然资源部门查询具体地块属性,了解保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