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出去的账务处理需区分借款类型和期限,核心分录为:借出时确认债权资产(如“其他应收款”),收回时冲销资产并确认利息收入(若有利息)。 关键操作包括准确记录本金、按期计提利息、区分短期与长期债权,并注意关联税费处理。
-
短期借款出借
企业向个人或其他单位出借短期资金(≤1年),按实际出借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借款人”,贷记“银行存款”。例如出借10万元:
借:其他应收款—XX公司 10万
贷:银行存款 10万
若约定利息,每月末按协议利率计提利息收入(如月息1%):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 1,000元
贷:财务费用—利息收入 1,000元 -
长期借款出借
出借期限>1年时,需考虑资金时间价值。本金处理同短期借款,但利息需按实际利率法分摊。例如出借100万元(年利率6%,分期收息):
首期利息分录:
借:银行存款 5,000元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 5,000元 -
特殊情形处理
- 无息借款:需按市场利率核定利息收入并申报增值税(视同销售)。
- 坏账风险:逾期超3年可计提坏账准备,借记“信用减值损失”,贷记“坏账准备”。
- 关联方借款:需符合独立交易原则,避免被税务机关调整利息。
-
收回本息
收回本金及利息时,需冲销债权科目并确认收入。例如收回上述10万元本金及3,000元利息:
借:银行存款 10.3万
贷:其他应收款—XX公司 10万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 3,000元
提示: 借款合同需明确利率、期限及还款方式,避免税务争议。跨境借款还需关注外汇管制与代扣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