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入账做分录的核心流程是:计提时通过“应付职工薪酬”和“应交税费”科目联动,实际缴纳时冲减负债并减少银行存款。关键操作包括工资计提阶段代扣个税、发放时区分实发工资与代扣税额,以及实际缴税时完成资金划转,确保账务与税务申报一致。
-
工资计提与个税代扣
企业按月计提工资时,根据员工所属部门计入费用科目(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同时贷记“应付职工薪酬”。计算应代扣的个人所得税后,从应付职工薪酬中转入“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科目。例如:- 计提工资:借记“管理费用”100,000元,贷记“应付职工薪酬”100,000元。
- 代扣个税:借记“应付职工薪酬”2,000元,贷记“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2,000元。
-
工资发放与税额分离
实际发放工资时,应付职工薪酬借方冲减,银行存款支付实发部分,代扣个税保留在应交税费科目。分录示例:- 发放工资:借记“应付职工薪酬”98,000元,贷记“银行存款”98,000元(假设实发98,000元)。
-
个税缴纳与科目清零
企业需在申报期内完成个税缴纳,通过借记“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完成资金划转。例如:- 缴纳税款:借记“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2,000元,贷记“银行存款”2,000元。
-
特殊情形处理
- 劳务报酬个税:支付劳务费时直接代扣个税,借记“管理费用”等,贷记“银行存款”和“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 股东分红个税:分配利润时计提个税,借记“利润分配”,贷记“应付股利”和“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提示:企业需确保代扣税额计算准确,及时完成申报,避免滞纳金风险。不同所得类型(如稿酬、股息)的税率和扣除标准可能不同,需按税法规定调整分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