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单位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是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核心框架,明确各主体责任、强化过程监管、落实风险预控,通过标准化流程和专项方案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
责任划分与联动机制
建设单位需协调施工、监理、设计单位,依据国家标准和合同条款监督质量安全,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负直接责任,监理单位行使停工/复工权,三方形成责任闭环。 -
关键环节专项管控
对基坑支护、高坡开挖、起重吊装等高风险工程,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后实施,并配备专职安全员现场监督。 -
人员资质与培训
项目负责人、特种作业人员(如焊工、爆破工)必须通过安全培训并持证上岗,施工前需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签字确认,保障作业规范性。 -
动态检查与应急管理
建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定期组织检查及专题会议,制定应急预案,事故需依法上报并配合调查,实现全周期风险防控。 -
标准化警示与反馈机制
施工现场设置国家标准的安全警示标志,作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并举报隐患,形成双向监督体系。
通过制度化的管理手段,建设单位能将质量安全贯穿工程全流程,最终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