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机制的工作程序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核心步骤,结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前期准备
-
组织架构搭建
成立由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组成的领导小组,危险化学品等高风险企业需注册安全工程师参与。
-
资料收集与培训
收集法规标准、设备检测报告、生产工艺等基础资料,并开展全员安全知识培训,提升风险识别能力。
二、风险辨识与评估
-
风险点划分
采用空间位置(区域/设施)或系统(如工艺流程)划分风险点,结合部门讨论确定具体位置。
-
危险源辨识
使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安全检查表法(SCL)等工具,识别潜在隐患。
-
风险评估分级
通过定性或定量方法评估风险等级,确定管控优先级。
三、管控措施制定与实施
-
分级管控
制定工程技术、管理、培训等综合措施,明确各层级管控责任。
-
风险公示
编制风险清单、制作告知卡,设置公告栏和四色分布图,实现风险透明化。
四、隐患排查与治理
-
隐患排查任务
制定排查计划,明确重点区域和频次,采用定期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
-
治理与验收
对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并进行验收,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五、持续改进
-
效果监控
定期评估机制运行效果,收集反馈数据。
-
动态调整
根据实际运行情况优化管控措施,形成PDCA循环。
总结 :双重预防机制需全员参与,通过系统化流程实现风险源头管控与隐患治理,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的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