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核心是通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以下是关键要点:
一、总体目标
-
构建长效机制 :建立标准化、信息化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现源头治理和科学预防。
-
保障安全运营 :通过风险识别、评估和管控,确保隐患及时发现与整改,降低事故风险。
二、实施范围
覆盖企业所有部门(如生产、行政、研发等)及员工,涉及风险点识别、隐患排查、员工培训等全流程。
三、核心内容
-
风险分级管控
-
制定风险识别标准(设备、环境、操作等),结合行业标准进行量化评估。
-
建立风险分级体系,明确重大风险管控措施,形成“一企一册”管理档案。
-
-
隐患排查治理
-
建立隐患排查机制,定期开展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排查生产区域和关键环节。
-
实施隐患整改跟踪,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
-
组织保障
-
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各岗位职责。
-
设立工作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建立监督考核机制。
-
四、实施步骤
-
准备阶段 :学习政策文件,排查风险点,制定实施方案。
-
执行阶段 :开展风险识别、隐患排查,制定管控措施并落实。
-
运行阶段 :建立信息化系统,持续优化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流程。
五、保障措施
-
制度保障 :完善风险管控、隐患排查、培训考核等制度。
-
技术保障 :引入风险评估工具和隐患排查技术支持。
-
资源保障 :配置专项经费,保障信息化系统建设。
六、效果评估
通过第三方评估、事故率统计等方式,检验体系运行效果,及时调整优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