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能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促进商品要素资源畅通流动,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支撑,需立足内需、立破并举、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系统协同推进。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有重大意义。当前国内外部环境复杂,外部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发展不平衡,美国滥施关税破坏规则,加剧政经格局不确定性;内部中国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收入差距扩大、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凸显。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助于扩大内需、抵抗外部负面冲击,提高市场经济运行效率、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化解内部矛盾。面对外部不利环境,它促进国内市场形成与发展,增强对全球资源要素吸引力,为培育国际竞争与合作新优势奠定基础;面对内部压力,能深化生产分工,发挥规模经济优势,达成 “做大蛋糕” 目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共同富裕。
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工作原则至关重要。要立足内需,畅通循环,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畅通,巩固和扩展市场资源优势,让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成为可持续的历史过程;立破并举,完善制度,从制度建设着眼,明确阶段性目标,推进统一市场建设,同时坚持问题导向,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做法,破除封闭小市场和自我小循环;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作用,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转变政府职能,用足用好市场优势,让需求引领供给、供给服务需求,以统一大市场集聚资源等;系统协同,稳妥推进,提高政策的统一性、规则的一致性、执行的协同性。
目前各地区各部门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在完善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竞争方面,针对民营企业反映的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相关办法细化完善公平竞争审查要求,严格审查政策措施,从源头上制止妨碍公平竞争的行为。修订出台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准入环境,制定公平竞争合规指引,改革招标投标体制机制等。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系列举措将有力保障各类经营主体平等的市场准入条件,各地也积极行动,如广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公平竞争先行区,浙江深化公平竞争先行先试改革,甘肃强化监管执法和审查约束等。在畅通要素流动释放市场活力方面,各地区因地制宜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如在商事登记、经营主体迁移登记等方面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并且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上线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简化办事流程等。全国统一大市场需促进要素顺畅流动,发挥集聚资源、鼓励创新优势,释放市场活力潜力。在推进设施联通提振市场信心方面,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各地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多式联运服务水平,如福建三明首个 “公铁水” 多式联运物流枢纽投运,降低物流成本,提升运输效率;湖南实施降低物流成本专项行动,重庆创新船舶转籍办理方式,广东推动数字化治理模式创新等。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对所有经营主体一视同仁的开放大市场,商务部、海关总署等各部门也积极行动,促进国内国际市场高效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