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要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能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促进商品要素资源畅通流动,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支撑,需立足内需、立破并举、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系统协同推进。​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有重大意义。当前国内外部环境复杂,外部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发展不平衡,美国滥施关税破坏规则,加剧政经格局不确定性;内部中国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收入差距扩大、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凸显。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助于扩大内需、抵抗外部负面冲击,提高市场经济运行效率、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化解内部矛盾。面对外部不利环境,它促进国内市场形成与发展,增强对全球资源要素吸引力,为培育国际竞争与合作新优势奠定基础;面对内部压力,能深化生产分工,发挥规模经济优势,达成 “做大蛋糕” 目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共同富裕。

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工作原则至关重要。要立足内需,畅通循环,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畅通,巩固和扩展市场资源优势,让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成为可持续的历史过程;立破并举,完善制度,从制度建设着眼,明确阶段性目标,推进统一市场建设,同时坚持问题导向,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做法,破除封闭小市场和自我小循环;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作用,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转变政府职能,用足用好市场优势,让需求引领供给、供给服务需求,以统一大市场集聚资源等;系统协同,稳妥推进,提高政策的统一性、规则的一致性、执行的协同性。

目前各地区各部门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在完善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竞争方面,针对民营企业反映的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相关办法细化完善公平竞争审查要求,严格审查政策措施,从源头上制止妨碍公平竞争的行为。修订出台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准入环境,制定公平竞争合规指引,改革招标投标体制机制等。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一系列举措将有力保障各类经营主体平等的市场准入条件,各地也积极行动,如广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公平竞争先行区,浙江深化公平竞争先行先试改革,甘肃强化监管执法和审查约束等。在畅通要素流动释放市场活力方面,各地区因地制宜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如在商事登记、经营主体迁移登记等方面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并且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上线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简化办事流程等。全国统一大市场需促进要素顺畅流动,发挥集聚资源、鼓励创新优势,释放市场活力潜力。在推进设施联通提振市场信心方面,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各地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多式联运服务水平,如福建三明首个 “公铁水” 多式联运物流枢纽投运,降低物流成本,提升运输效率;湖南实施降低物流成本专项行动,重庆创新船舶转籍办理方式,广东推动数字化治理模式创新等。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对所有经营主体一视同仁的开放大市场,商务部、海关总署等各部门也积极行动,促进国内国际市场高效联动。

本文《要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749867.html

相关推荐

构建怎样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需以系统性改革为核心,实现市场规则、要素配置、监管机制等全方位统一,具体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一、核心目标 以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为基本特征,通过消除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形成资源最优配置的全国性市场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二、关键路径 实现“5统一” 统一基础制度规则:建立全国性市场准入、交易规则等基础制度; 统一市场设施:构建高效联通的交通

2025-05-08 高考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核心

五统一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核心是实现 “五统一” ,通过制度规则、要素市场、市场监管等关键领域的统一,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具体如下: 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建立统一市场准入规则,确保全国市场在法律、监管等方面无差异。 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 推动土地、数据、人力资源等要素市场化配置,促进资源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 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

2025-05-08 高考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原因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战略举措,其核心作用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过打破区域壁垒,实现要素(如资本、技术、劳动力)自由流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例如,统一市场可促进制造业与农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格局。 二、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统一大市场能够整合全国资源,降低因区域分割导致的供应链风险,确保关键产业稳定运行

2025-05-08 高考

只有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实现什么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资源高效配置、激发市场活力,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过打破地方壁垒、统一制度规则、促进要素自由流动,这一战略将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潜能,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国际竞争提供坚实支撑。 ​​破除市场分割,畅通经济循环​ ​ 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隐性壁垒,推动商品、服务、资本等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降低交易成本,形成供需高效匹配的国内大循环。例如

2025-05-08 高考

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几项

五项 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完善 五项 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具体如下: 一、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 产权保护制度 建立健全统一、透明、可预期的产权保护机制,确保国有、民营及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平等受保护,激发投资与创新活力。 市场准入制度 实行“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破除地方不合理准入门槛,推动新业态新领域开放,降**度**易成本。 公平竞争制度 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

2025-05-08 高考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通过制度创新、技术赋能与区域协同破除要素流通壁垒,推动数据资产、税务服务及民营经济高效融入市场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需通过系统性举措激活要素活力,消除市场壁垒。​​数据要素市场建设​ ​成为关键支柱,其核心在于打通数据资源跨区域、跨行业流动瓶颈。深圳数据交易中心构建“数据商-数据经纪人-数据投行”生态,2023年交易额突破50亿元

2025-05-08 高考

国际货币体系三大特征

国际货币体系的三大核心特征 是美元主导地位 、汇率制度弹性化 和国际储备多元化 ,这些特征共同塑造了全球金融格局。 美元主导地位 :美元仍是全球最主要的储备货币和交易媒介,国际贸易、大宗商品定价及外汇储备中占比最高。尽管欧元、人民币等货币影响力上升,但美元体系仍存在“特里芬难题”——美国需通过赤字输出美元,却可能削弱其信用。 汇率制度弹性化 :各国汇率安排多样化,包括自由浮动

2025-05-08 高考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涉及哪些部门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涉及以下5个核心部门: 国家发展改革委 作为牵头部门,负责制定建设标准指引、优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并统筹协调其他部门工作。其发布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是核心政策文件。 商务部 参与破除地方保护、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并配合清理市场准入壁垒。 市场监管总局 负责统一监管市场行为,清理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保障市场秩序

2025-05-08 高考

国际货币体系主要包括

国际货币体系主要包括储备货币选择、汇率制度安排和国际收支协调机制三大关键要素。 1. 储备货币选择 储备货币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通常由黄金、外汇储备(如美元、欧元等)和特别提款权(SDR)等构成。这些储备货币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中被广泛使用,为各国提供流动性支持。 2. 汇率制度安排 汇率制度决定了各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直接影响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常见的汇率制度包括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2025-05-08 高考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要规范地方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规范地方行为,主要通过以下措施实现: 破除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 清除含有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指定交易等妨碍统一市场的政策,确保全国一盘棋。 严格查处违规设置市场准入门槛、企业自主迁移受限等问题。 强化政策引导与负面约束 地方需从比拼优惠政策补贴转向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创“改革高地”,避免形成“政策洼地”。 通过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加强负面行为监督,及时解决建设中的难点堵点。

2025-05-08 高考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哪几个方面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主要围绕 “五统一” 和 “一破除” 展开,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 建立统一产权保护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制度及社会信用制度,保障市场公平透明。 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 升级流通网络,畅通信息交互,完善城乡融合、区域联通的基础设施(如电信、能源等),提升市场运行效率。 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 整合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

2025-05-08 高考

国际货币体系实际上是总和

​​国际货币体系是全球经济运行的“基础设施”,本质上是国际货币制度、金融机构和历史形成的规则与秩序的总和​ ​。其核心功能包括​​确定国际支付手段、调节收支失衡、维护汇率稳定​ ​,并通过多元货币协作支撑全球贸易与金融活动。 ​​制度与规则的总和​ ​:国际货币体系涵盖法律约束性制度(如IMF章程)和非正式惯例(如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共识),既包括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等历史框架

2025-05-08 高考

新中国外交成就案例

​​新中国外交成就案例​ ​展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全球影响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贡献​ ​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共赢实践​ ​,成为国际关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开创性贡献​ ​ 1953年,***总理首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2025-05-08 高考

新中国外交影响因素

新中国外交影响因素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核心方面,涵盖国家利益、国际环境、国内政治及外交理念等: 国家利益(根本动因) 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包括主权独立、安全保障、经济发展等。新中国外交始终以维护国家主权和人民利益为核心,如通过“一边倒”政策巩固安全,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拓展发展空间。 国际环境(重要制约) 冷战格局、美苏对抗等国际形势对新中国外交产生深远影响。例如

2025-05-08 高考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本要求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本要求需紧扣系统性、整体性及动态平衡,核心在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内外循环协同发展,并依托法治保障制度建设。​ ​ 必须树立“一盘棋”思维。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需强化全局意识,破除地方保护主义与狭隘的区域利益,通过顶层设计与政策协同消除市场分割的行政壁垒,确保全国市场规则统一、设施联通、要素流动畅通,形成高效分工与资源优化配置的格局。

2025-05-08 高考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重大改革举措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大改革举措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涵盖市场准入、公平竞争、数据要素、信用体系及执法规范: 一、市场准入制度改革 清理地方壁垒 实施“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将地方性市场准入措施全部纳入全国统一负面清单,禁止违规设置准入门槛。 强化效能评估 建立市场准入效能评估体系,确保评估公开透明、结果客观,优化审批流程。 二、公平竞争法律体系完善 健全审查制度 严格执行《公平竞争审查条例》

2025-05-08 高考

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

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通过打破区域壁垒、促进资源高效流通,可显著提升产业链创新效率与市场竞争力。 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旨在消除地方性行政垄断和市场分割,推动商品、要素资源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这不仅能降低企业跨区域经营成本,还能通过规模效应激发市场竞争活力,形成更高效的资源配置机制。 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

2025-05-08 高考

新中国外交未来展望

非常抱歉,我目前无法提供你需要的具体信息,如果你有其他的问题或者需要查找其他信息,我非常乐意帮助你。

2025-05-08 高考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具体要求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需从制度规则、市场体系、监管效能三方面入手,具体措施如下: 一、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 产权保护 :完善各类所有制经济产权保护制度,确保平等长久保护。 市场准入 :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取消地方隐性准入限制。 公平竞争 :严格执行《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 信用体系 :统一信用修复规则,避免跨领域信用脱节。 二、推进市场设施与要素市场联通

2025-05-08 高考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提出者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提出者是中共中央与国务院​ ​,其核心目标是​​破除地方保护主义、打通经济循环堵点、激活超大规模市场潜力​ ​。通过“五统一”(基础制度、要素资源、商品服务、市场设施、市场监管)和“一破除”(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推动全国从“行政区经济”向“协同共生”的高质量发展转型。 ​​政策起源与顶层设计​ ​:2022年4月,《中共中央

2025-05-08 高考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