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事故管理制度与流程是医疗机构为规范感染事件管理、保障医疗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以下是核心要点:
一、定义与分类
-
定义 :指因医院感染或医疗行为不当导致的感染性疾病、残疾、死亡等不良后果。
-
分类 :根据后果严重程度分为一般事故(未造成严重后果)、较大事故(需住院治疗/抗生素干预)、重大事故(死亡/3人以上残疾)。
二、报告与处理流程
-
报告层级
-
发现事故后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24小时内转交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
重大事故需在2小时内上报分管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及相关部门。
-
-
处理措施
-
一般/较大事故由医院自行处理;重大事故需接受上级部门调查。
-
涉及传染病或公共影响时,按法定程序报告。
-
三、预防与控制措施
-
环境管理 :定期清洁消毒,设置隔离区域,控制空气流通。
-
医疗器械管理 :规范采购、使用和维护流程,确保器械安全。
-
人员防护 :实施手卫生、个人防护及职业暴露应急处理(如针刺伤防护)。
四、应急响应机制
-
成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各组职责(如信息报告组、现场处置组)。
-
事件发生时封锁感染区域,进行病原体检测、接触者追踪及消毒处理。
五、制度保障
-
建立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分析危险因素并实施针对性防控。
-
定期开展感染控制培训,强化医务人员责任意识。
以上流程需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细化,并严格执行以确保医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