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室院感自查常见问题整改措施需从人员管理、环境管理、操作规范及监测体系四方面入手,具体如下:
一、人员管理
-
强化标准预防意识
将每位患者视为潜在传染源,通过晨会提问、案例分析等方式强化防控意识,避免因无阳性患者而放松警惕。
-
完善院感培训体系
定期开展消毒隔离、手卫生等专项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利用晨会时间检查知识掌握情况,确保全员覆盖。
-
落实健康监测与防护
定期筛查乙肝、丙肝等传染病,感染人员及时调整岗位。操作时严格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处理污染物品使用双层手套。
二、环境管理
-
优化区域布局与清洁消毒
合理划分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定期清洁透析机、地面及墙面,重点区域使用消毒液擦拭。透析机消毒需按卫生部标准操作规程执行。
-
加强空气与设备管理
采用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机等方式保持空气清新,透析机消毒后需重新监测效果。定期检查设备清洁记录,确保消毒达标。
三、操作规范
-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静脉穿刺时控制引血深度,禁止双手回套针帽。透析管路使用燕尾夹固定,一人一专用管路。
-
规范医疗废物处理
分类收集、暂存医疗废物,确保处置符合环保要求,避免二次污染。
四、监测与责任落实
-
建立感染监测体系
定期检测透析用水菌落数(如超标需暂停治疗并消毒),新病人、输血者等高危人群加强感染筛查。
-
实施责任追究机制
明确各岗位职责,将制度上墙并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对违规行为实施追责。
通过以上措施,可系统提升透析室院感防控水平,降低交叉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