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防控医护人员管理要求是医疗机构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的核心环节,其核心在于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防护装备使用、强化培训考核、落实环境消毒及感染监测。 以下是具体管理要点:
-
个人卫生与防护规范
医护人员需每日进行体温监测和手部清洁,工作服必须整洁并定期更换。进行无菌操作前需严格消毒双手,佩戴无菌手套、口罩等防护装备,接触感染患者时需升级防护措施(如隔离衣、护目镜)。医疗废物须分类处理,锐器操作需遵循安全规范以避免职业暴露。 -
分层培训与考核机制
将院感知识纳入新员工岗前培训及年度必修课程,内容涵盖手卫生、消毒流程、感染病例识别等。通过模拟演练(如穿脱防护服、针刺伤处置)提升实操能力,考核不合格者需复训。高危科室(如手术室、ICU)需增加专项培训频率。 -
环境与器械管理
病区需每日清洁消毒,高频接触表面(如门把手、设备按钮)增加消毒频次。医疗器械必须严格灭菌,注明消毒日期及有效期,过期或损坏器械需立即淘汰。隔离病房需独立通风,患者床位、床单等物品实行“一人一用一消毒”。 -
监测与应急响应
建立院感实时监测系统,追踪感染病例并分析病原体传播链。发现聚集性感染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包括病例隔离、环境消杀和上报流程。定期统计手卫生依从率、消毒合格率等指标,通过数据优化防控措施。
院感防控需形成“全员参与-动态监测-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医护人员应始终将感染控制视为职业责任的核心部分,通过标准化操作和主动学习筑牢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