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十严禁十不准”是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刚性纪律要求,核心在于严禁违规吃喝、收礼、公款旅游等行为,突出对“**”问题、基层减负、作风建设的全面约束,强调红线意识与底线思维。其亮点包括:覆盖“八小时外”行为规范、严打“隔空送礼”等隐形腐败、明确禁止加重基层负担的****。
- 严禁违规吃喝:禁止以公务接待、商务宴请等名义超标准消费,杜绝“吃公函”“吃下级”等变相违规行为,值班、培训期间不得聚餐饮酒。
- 严禁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不得借礼尚往来搞利益交换,禁止通过电子红包、快递“隔空送礼”或“错峰送礼”逃避监督。
- 严禁公款旅游:禁止借考察、培训、党建活动之名公款旅游,或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旅游安排。
- 严禁滥发津补贴:不得虚列名目、套取资金发放节日福利,杜绝突击花钱等行为。
- 严禁公车私用:包括私车公养、违规借用管理服务对象车辆等。
- 严禁奢侈浪费:大操大办、餐饮浪费等损害党的形象的行为均被禁止。
- 严管“八小时外”行为:禁止酒驾醉驾、赌博等违纪违法活动,防范低级趣味影响公职形象。
- 严禁加重基层负担:不得搞文山会海、强制填表报材料,或过度使用政务APP等“指尖****”。
- 严查作风漂浮:值班脱岗、民生领域不作为乱作为等均属违规。
- 严禁助长不正之风:禁止渲染高档节礼、过度包装等不良风气,防范“节日病”滋生腐败。
总结:中央“十严禁十不准”以具体化、场景化条款划清纪律边界,既是反腐倡廉的“高压线”,也是保护干部的“防护网”。落实需从日常细节抓起,强化监督与自律结合,方能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