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协议即使存在纠纷,只要符合法定要件(主体适格、意思真实、内容合法),仍具有法律效力。但纠纷可能影响协议履行或触发撤销/变更程序,需通过协商、行政调解或诉讼等途径解决。
-
协议效力的核心条件
- 主体资格:签约方需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如被拆迁人需为产权人或合法代理人。
- 真实意思表示:若存在欺诈、胁迫或重大误解,受损害方可申请撤销协议。
- 内容合法性:补偿标准、安置条款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或损害公共利益。
-
纠纷对协议的影响
- 履行障碍:产权争议、补偿分歧等可能导致协议暂时无法执行,需先解决底层纠纷。
- 效力争议:若协议本身违法(如虚构拆迁主体),可能被法院判定无效。
-
纠纷解决路径
- 协商调解:优先与拆迁方协商修订条款,或申请属地征收部门调解。
- 司法救济:通过诉讼请求确认协议效力、撤销不公条款或追偿违约损失。
提示:签订前务必核实协议细节,保留沟通记录,遇争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