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包括
公积金基数 不包含 上一年度已缴纳的公积金金额。具体说明如下:
一、公积金基数的定义
公积金基数是职工个人用于缴纳住房公积金的工资基数,通常为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计算公式为: $$\text{公积金基数} = \frac{\text{上年度工资总额}}{12}$$
其中工资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工资等。
二、公积金基数与已缴公积金的关系
-
基数与缴存额的区别
-
公积金基数是计算个人和单位应缴金额的基准,而实际缴存额是基数乘以各自的缴存比例(通常为5%-12%)。
-
例如:某职工基数为12000元,单位和个人各缴存8%,则每月实际缴存额为12000×8%×2=1920元。
-
-
已缴公积金不纳入基数计算
-
上一年度已缴纳的公积金属于职工的权益积累,不参与下一年度基数的计算。
-
基数调整仅与职工本年度的工资收入相关,与过去已缴金额无关。
-
三、其他注意事项
-
年终奖的归属 :若年终奖在发放当年计入工资总额,则会计入当年度基数;若发放于次年,则需分摊至实际归属年度计算。
-
基数调整时间 :公积金基数通常每年审核1-2次,调整后次年6月生效。
公积金基数仅与职工本年度的工资收入相关,不包含上一年度已缴纳的公积金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