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十不准”是预防人为引发火灾的核心准则,重点包括严禁携带火种进山、禁止野外用火行为、特殊人群管控等关键措施。数据显示,近97%的森林火灾由人为因素引发,严格遵守这些规定可大幅降低火灾风险。
- 不准携带火种进山:火种是森林最危险的隐患,即便未点燃也可能因高温自燃。
- 不准野外烧火取暖或生火野炊:大风天气下火星飞溅极易引燃周边植被,造成失控火势。
- 不准林区吸烟或乱扔烟头:烟头中心温度高达700℃,足以点燃枯叶引发大火。
- 不准祭祀时烧纸、燃放烟花爆竹:提倡文明祭祀,改用鲜花或电子蜡烛替代明火。
- 不准炼山、烧荒或烧田埂草:此类行为火势蔓延快,易破坏生态并威胁周边居民安全。
- 不准特殊人群和未成年人玩火:监护人需加强教育,杜绝因好奇或无知引发的火灾。
- 不准乘车时向窗外抛烟头:行驶中的车辆会加速火源扩散,增加沿线森林火灾风险。
- 不准狩猎时放火驱兽:明火驱赶动物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大面积山火。
- 不准见火不报或盲目扑救:发现火情应立即拨打12119报警,非专业人员需优先避险。
- 不准老弱病残参与扑火:坚持以人为本,避免救援过程中发生二次伤亡。
森林防火关乎生态安全和生命财产,每个人都是防火第一责任人。牢记“十不准”,从源头杜绝火灾隐患,共同守护绿色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