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带火种进山,不吸烟
森林防火安全知识顺口溜是宣传森林防火知识的重要工具,通过简洁易记的口诀和行为规范,帮助公众掌握防火要点。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的核心内容:
一、基本行为准则
-
不携带火种进山
一个小小的烟头、未熄灭的火把或蜡烛,都可能引发森林大火。进山前必须检查是否携带火种,并将火种妥善保管。
-
不在林区吸烟、用火
吸烟时未熄灭的烟头、野外用火(如野炊)或祭祀用火(如烧纸、燃放鞭炮)是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建议使用文明祭奠方式,如鲜花、水果等。
-
不野炊、不上香烧纸
野外烤制食物易引发火灾,上香烧纸等行为也需在指定区域进行,避免火种遗落。
二、预防与应急措施
-
火源管控
农事用火需提前报告,林区施工需严格审批,设置防火隔离带。
-
火灾预防
天干物燥季节加强巡查,及时清理林区枯枝落叶,发现火情立即报警(拨打12119)。
-
应急避险
被火包围时保持冷静,就地卧倒形成防护层;夜间扑火需穿戴防火服,带好照明设备。
三、法律责任与意识培养
-
法律后果
失火肇事将面临法律责任,逃逸者将受到严惩。
-
群防群治
鼓励村民参与护林巡逻,发现火情及时报告,形成联防联控机制。
-
教育宣传
儿童需由监护人进行防火教育,学校应定期开展森林防火知识讲座。
通过这些顺口溜和规范,可以有效提升公众的防火意识,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