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安全日常工作核心在于“预防为主、防灭结合”,通过强化火源管控、隐患排查、预警监测、应急值守和公众教育五大举措,最大限度降低火灾风险。
-
火源管控:严禁一切野外用火,在进山路口设置检查站,扣留火种并登记进山人员。重点时段(如春节、清明)加大巡查密度,严查林区野炊、吸烟等行为,对特殊人群(如儿童、精神障碍者)落实专人监管。
-
隐患排查:定期清理林缘、坟边、隔离带等区域的可燃物,开展“五清”专项行动(清坟边、清林边、清地边、清隔离带、清景区可燃物)。同步排查输配电设施隐患,确保火灾高风险区域无积存可燃物。
-
预警监测:联合气象部门发布火险等级预警,通过广播、短信等多渠道推送。利用无人机、电子监控和护林员巡护实现全天候监测,确保“早发现、早处置”。
-
应急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专业消防队伍靠前驻防,确保火情信息畅通、扑救力量快速响应。定期开展实战演练,提升“打早、打小、打了”能力。
-
公众教育:针对祭祀、旅游等重点人群,通过宣传车、大喇叭、典型案例曝光等方式普及防火法规,增强全民防火意识。
森林防火需全社会参与,唯有落实日常防控细节,才能筑牢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