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森林防火知识的综合摘抄,涵盖预防、扑救、逃生及法律责任等方面:
一、森林火灾预防知识
-
严控火源
不携带打火机、火柴等火种进入林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孔明灯,不野炊、烧烤。
-
遵守“五不准”
-
未经批准不烧火
-
无专人负责不烧
-
二级风以上天气不烧
-
无防火隔离带不烧
-
未备扑火工具不烧。
-
-
消除隐患
不在林区吸烟、野炊,不烧荒开垦,不燃放鞭炮,不随意丢弃烟头。
-
特殊人群管理
加强对儿童、精神病患者、流浪乞讨人员的监管,及时制止其野外用火行为。
二、森林火灾危害
-
生态破坏 :导致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降低森林更新能力,引发土壤贫瘠。
-
经济影响 :烧毁生产设施,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工农业生产。
-
人身安全 :高温、浓烟、一氧化碳中毒,火势蔓延时易被包围。
三、森林火灾扑救原则
-
打早、打小、打了 :争分夺秒消灭初起火源,防止火势蔓延。
-
方法 :结合直接灭火(工具扑打)和隔离带灭火(砍伐植被阻断火源)。
四、森林火灾逃生技能
-
逆风逃生 :判明火势和风向后,逆风方向撤离,避免顺风被火追击。
-
避烟措施 :用湿毛巾遮住口鼻,低洼地卧倒避烟,远离山谷、灌丛等危险地形。
-
衣物着火处理 :迅速脱下燃烧衣物,若无法及时脱下,就地打滚灭火。
五、法律责任与义务
-
公民责任 :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违反规定将受处罚。
-
林区管理 :严禁损坏、挪用防火设施,堵塞防火通道,禁止在林区内狩猎、放火。
六、特殊场景注意事项
-
清明节等祭祀活动 :提前清理香蜡、纸钱等易燃物,避免火源引发火灾。
-
高火险天气 :四级以上高火险天气禁止进入林区,避免引发山火。
通过以上知识,可有效提升森林防火意识,保护森林资源与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