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小车啃轨是起重机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可能导致轨道磨损、设备振动甚至安全隐患。核心调整步骤包括检测轨道偏差、校正轮对水平度、优化润滑及电气参数协同,需结合机械与控制系统综合处理。
1. 轨道偏差检测与调整
• 激光测量校准:使用激光水平仪检测轨道直线度与平行度,偏差超过±3mm时需调整轨道螺栓或垫片。
• 轨距调整:根据小车车轮间距(通常为轨道宽度的1.1-1.2倍)修正轨距,确保两侧轨道对称。
2. 轮对水平校正
• 轮缘间隙控制:通过调整车轮轴承座螺栓,使轮缘与轨道单侧间隙保持在2-4mm范围内。
• 垂直度补偿:若车轮轴线倾斜导致啃轨,需在车轮支架底部增减垫片,确保轮面与轨道垂直。
3. 润滑与磨损平衡
• 轮轨润滑优化:定期涂抹高温润滑脂,减少摩擦阻力与异常磨损。
• 车轮直径匹配:同一台车四轮直径差需小于0.5%,避免因滚动周长差加剧啃轨。
4. 电气系统协同调试
• 变频器参数匹配:调整电机变频器的加速/减速曲线,消除因启停惯性导致的轮轨侧滑。
• 同步性校验:双驱动小车需确保两侧电机转速一致,可通过编码器反馈调整转矩平衡。
定期检查轨道状态与车轮磨损痕迹(如单侧发亮或毛刺),可预判啃轨风险。调整后需空载试运行并复测数据,确保运行轨迹平稳无偏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