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
养老金制度的起源和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综合不同国家的实践和特点进行梳理:
一、养老金制度的起源
-
德国的开创性实践
养老金制度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1889年,德国颁布《老年和残疾社会保险法》,建立世界上首个以雇主和雇员共同缴费为基础的养老保险制度,标志着现代养老金体系的开端。
-
英国的补充性探索
英国在1908年通过《养老金法案》,为70岁以上符合条件的老人提供基础养老金,属于非缴费型公共养老金制度,补充了国家养老的不足。
二、中国养老金制度的发展
-
计划经济时期的探索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1951年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建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全国统筹,为后续改革奠定基础。
-
改革开放后的改革
-
1986年 :国务院发布通知,推行合同制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标志着从国家包干向国家、企业、个人共同负担转变。
-
1992-1993年 :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实行个人缴费,建立个人账户,形成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混合模式。
-
三、其他重要节点
-
20世纪初 :英国通过《养老金法案》(1894年)和职业养老金计划(1921年),探索雇主与雇员共同缴费模式。
-
2024年 :中国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扩大税收优惠范围,纳入国债、指数基金等金融产品。
总结
养老金制度的起源可追溯至1951年中国建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但现代意义上的制度框架最早由德国在1889年奠定。中国养老金制度则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保障到改革开放后的多层次体系演变,2024年进一步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形成多层次养老保障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