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忽悠老人买保险是违法的。银行作为保险代理机构受法律约束,误导销售行为违反多项法规,老人可通过投诉**。
-
法律依据明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一十六条,银行作为保险代理机构,不得利用虚假宣传或欺骗手段推销保险产品。若存在故意混淆储蓄与保险、隐瞒退保损失等行为,即构成违法行为。 -
违规行为表现
常见违规形式包括:将保险包装成“特殊存款”、夸大收益隐瞒风险、催促老人快速签字等。部分银行将保险销售与员工绩效挂钩,导致一线人员利用老人信任诱导购买。 -
法律责任划分
银行及其员工的行为可能触犯《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关于诈骗罪的规定。若造成较大财产损失,相关责任人需承担刑事及民事赔偿责任。 -
**途径清晰
老人发现被误导后,可向银保监会或消费者协会投诉。若涉及金额较大,可通过司法途径要求赔偿,同时银行可能面临监管部门处罚。 -
行业监管趋势
近年来监管趋严,银保监会多次发布文件规范银保产品销售,要求明确告知产品属性及风险。消费者需提高警惕,主动核实产品信息。
银行忽悠老人买保险属于违法行为,受害者应积极**。建议通过正规渠道了解金融产品,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