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公司查出来学历造假后,处理方式及后果如下:
一、公司处理措施
-
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学历造假属于以欺诈手段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形,公司可立即解除劳动关系,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若涉及刑事责任(如伪造公章等),可能面临开除。
-
工资支付
员工已付出劳动的,公司应支付相应工资,数额参照同岗位薪资确定。
二、法律后果
-
刑事责任
若伪造学历涉及伪造公章、诈骗等违法行为,可能面临《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的刑事处罚(最高3年有期徒刑)。
-
征信影响
学历造假会被纳入个人征信系统,终身影响**、创业等金融活动。
三、注意事项
-
风险不可控 :学历造假可能被第三方(如背调机构)发现,导致职业发展受阻。
-
争议解决 :若对解雇决定有异议,需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确认合同无效性。
总结 :学历造假后果严重,建议求职时如实提供学历信息,避免因短期利益损害长期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