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个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节后复工方案模板,供参考:
节后复工方案模板
一、总则
-
目的 :确保企业有序、安全、合规复工,防范疫情传播和安全生产事故。
-
适用范围 :适用于非建筑施工类企业,需根据具体行业调整防控措施。
二、复工时间管理
-
审批机制
-
符合条件企业需通过分类分片分时段审批,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复工。
-
建筑施工企业需单独报备并履行特殊审批流程。
-
-
分阶段复工
-
首批复工企业为疫情防控必需、产业链稳定的“白名单”企业。
-
其他企业需在确保防控到位后逐步恢复生产。
-
三、防控措施
-
人员管理
-
建立员工健康档案,排查近期出行、接触史及共同生活成员健康状况。
-
严格限制人员外派,确需外出人员需隔离观察。
-
实施分批返岗、错峰出行,避免大规模聚集。
-
-
健康监测
-
每日体温检测,建议员工早晚各测一次,重点区域(如车间、食堂)增加检测频次。
-
建立发热员工隔离机制,观察期解除后方可返岗。
-
-
环境管理
-
对生产场所、办公区域、食堂等实施封闭管理,定期消毒。
-
保持通风换气,合理规划办公空间布局。
-
四、内部管理
-
制度保障
-
制定复工方案、应急预案及日常防控制度,明确责任分工。
-
建立24小时应急值守机制,确保信息畅通。
-
-
安全检查
-
复工前开展全面安全检查,重点检查施工设备、用电安全、消防设施等。
-
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再培训,确保持证上岗。
-
-
物资保障
-
储备防疫物资(如口罩、消毒用品、防护装备),建立物资管理台账。
-
保障生产所需原材料、设备正常供应。
-
五、附则
-
监督与评估
-
各级部门定期检查复工措施落实情况,对未达标企业依法依规处理。
-
建立员工反馈机制,及时调整防控策略。
-
-
信息报告
- 每日向属地平台、镇街报告职工健康、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实行网格化管理。
说明
-
行业差异 :建筑施工企业需额外关注施工安全、扬尘治理等专项要求;制造业企业需重点保障生产流程合规性。
-
动态调整 :根据疫情发展、政策要求调整防控级别和复工计划,确保灵活性和针对性。
建议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行业规范,对上述模板进行修改完善,并报相关部门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