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复产期间应重点加强以下安全管理措施,确保生产安全与员工健康:
一、人员管理
-
安全教育与心理疏导
-
开展全员安全教育,特别是新进、转岗员工,实施“三级”安全培训;
-
加强心理疏导,帮助员工调整假期状态,减少因疲劳、情绪波动导致的违章操作。
-
-
健康监测与岗前培训
-
对员工进行健康体检,筛查超龄、健康异常或心理问题,及时转岗不适合岗位者;
-
严格执行岗前培训,确保新员工熟悉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
二、设备与设施管理
-
设备全面检修
-
对车辆、设备、设施等进行全面检查、维护,重点排查长时间未使用的设备隐患;
-
严格检维修作业审批,强化试机、试生产安全管理。
-
-
安全设施检查
- 确保消防设施(消火栓、灭火器等)完好有效,定期检修通风除尘、防爆装置等。
三、现场安全管理
-
作业审批与风险管控
-
严格执行有限空间、动火等特殊作业审批制度,落实防护措施;
-
加强现场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防护设施、电气线路等安全隐患。
-
-
环境与秩序管理
-
保持工作场所整洁,规范物品堆放,严禁火源旁堆放易燃物;
-
确保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畅通无阻。
-
四、应急管理
-
预案完善与演练
-
定期修订应急预案,组织火灾、设备故障等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处置能力;
-
确保应急物资(口罩、急救包等)充足,建立信息沟通机制。
-
五、防疫与健康管理
-
防疫措施落实
-
保持个人卫生,定期消毒,避免人员聚集,严格执行防疫要求;
-
关注员工心理健康,提供必要支持。
-
总结 :通过强化人员培训、设备维护、现场管控及应急准备,可有效降低复工复产期间的安全风险,保障生产与员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