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年后复工计划及措施需围绕安全、防疫、管理三方面展开,确保施工有序推进。以下是核心要点:
一、复工准备与计划制定
-
制定复工方案
建设、施工、监理单位需联合制定复工计划,明确关键岗位返岗时间、安全检查流程及教育培训安排,并提交书面申请。
-
物资设备检查
对起重机械、深基坑、脚手架等设备进行全面检修,长期停用设备需重新检测合格后方可启用。
-
人员组织与培训
-
梳理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确保人员到位,对新员工、转岗人员开展三级安全培训。
-
组织全员安全警示教育,结合事故案例进行风险提示。
-
二、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
-
三级安全检查制度
-
班组级:初步检查施工区域,提出整改意见;
-
项目部级:排查危大工程、临时消防设施等,形成隐患清单并整改销号;
-
企业级:建设、施工、监理联合督导,重点项目全数核查。
-
-
重点领域风险管控
-
消防安全:检查用电安全,严禁违规充电,动火作业需审批;
-
危化品管理:规范储存和使用,配备应急设施;
-
特种设备:起重机械需持证上岗。
-
三、防疫与复工审批
-
防疫措施
-
员工凭社区通行证出行,实行点对点通勤,集中居住管理;
-
加强生活区卫生消毒,保障餐饮安全。
-
-
复工审批流程
严格执行“四个一律”:关键岗位人员未到岗不得复工;
通过属地审核批准后提交检查表,动态跟踪整改情况。
四、保障措施与监督
-
优化服务与技术支持
开通复工复产“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组织技术人员驻点指导,解决技术难题。
-
强化责任落实
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施工、监理、建设三方责任;
各级主管部门加强巡查,对整改不到位项目依法处罚。
通过以上措施,可确保建筑工地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高效复工,为全年建设目标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