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中的核心职责是严格落实岗位安全责任、遵守规章制度、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并具备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能力。从业人员既是安全生产的直接参与者,也是风险隐患的第一发现者,其行为规范与安全意识直接影响企业整体安全水平。
-
岗位安全责任与规范操作:从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循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流程。例如在化工生产中,按步骤检查设备状态、佩戴防毒面具等操作能有效避免泄漏事故。
-
安全培训与技能提升:通过定期参与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掌握本岗位所需的危险源辨识、应急逃生等知识。建筑工人需学习高空作业安全带使用方法,电工须通过特种作业资格考核。
-
隐患报告与紧急处置权:发现设备故障或环境异常时,需立即向安全管理人员报告。若遇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如火灾初起),有权停止作业并撤离,企业不得因此降薪或解雇。
-
防护用品规范使用:正确佩戴安全帽、防护手套等劳保用品是基础要求。例如机械加工中,未使用护目镜可能导致金属碎屑伤眼事故。
-
权利义务平衡:从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如强令冒险进入缺氧环境),同时需配合事故调查并提供真实信息。
安全生产不是单向管理,而是全员参与的动态过程。从业人员主动履职、企业提供充分保障、监管机制持续完善,才能构建“人人有责、层层负责”的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