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目标不能写是因为它违背了教育目标的科学性原则,会导致目标模糊、难以评估,且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对精准化、可操作性的要求。
-
目标模糊不清
三维目标通常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看似全面,但实际表述过于宽泛,缺乏具体指向。例如,“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这样的目标,既无法明确界定能力标准,也难以衡量达成效果,导致教学失去针对性。 -
评估难度大
有效的教学目标应具备可测量性,而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等维度主观性强,难以量化。教师无法通过考试、观察或作业准确判断学生是否“树立了正确价值观”,最终可能流于形式,变成空洞的口号。 -
与现代教育理念冲突
当前教育更强调精准目标设计,如“学生能独立完成电路连接实验”比“培养动手能力”更符合实际需求。三维目标的综合性反而分散了教学重点,不利于课堂效率提升和学生能力培养。
三维目标的弊端在于其笼统性和不可操作性,科学的教学目标应具体、可测、可达成,才能有效指导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