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美育人、重视艺术体验和突出课程综合,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艺术课程标准以“以美育人”为核心,通过美育深化对中华民族艺术精髓的理解,强化文化自信,并立足中华传统艺术拓展国际视野。课程设计将艺术基础知识、技能与审美体验结合,强调学生在欣赏、表现、创造等实践中感受美,尤其注重激发学习兴趣与创造力。
在实施层面,“重视艺术体验”突出实践导向,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艺术活动,通过动态审美感知、个性化创意表达及跨媒介协作培养高阶艺术素养。这一理念强调学以致用,将课堂延伸至真实生活场景,帮助学生在动态反馈中深化认知。
“突出课程综合”则打破单一艺术门类壁垒,强化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学科联动,同时渗透文学、历史、科技等多领域关联。通过跨界任务驱动项目化学习,如利用数字化媒介创作、融合生活情境设计作品等,促进跨学科知识迁移与问题解决能力发展。
该标准还构建了多维评价体系,强调过程性、表现性考核,将学生参与度、创新思维与文化理解深度等纳入评测维度,规避传统分数导向弊端,更关注素养培育与个性发展。未来艺术教育需在坚守中华文化根基的基础上,探索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融合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