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艺术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美育人、素养导向、实践创新、文化传承,强调通过艺术教育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创新思维和文化自信。新标准突出跨学科融合和个性化发展,注重艺术学习与生活、科技、传统文化的深度结合。
-
以美育人
艺术教育不再局限于技能训练,而是通过音乐、美术、戏剧等多元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课程设计注重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塑造健康人格。 -
素养导向
围绕核心素养(如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创意实践)构建课程体系,弱化单一知识考核,鼓励学生通过项目式学习、合作创作等方式提升综合能力。例如,将传统绘画与数字媒体技术结合,培养现代艺术表达能力。 -
实践创新
增加体验性、探究性活动比例,如校园艺术节、社区文化实践等,激发学生创造力。课程鼓励运用VR、AI等新技术拓展艺术表现形式,同时融入非遗、民族艺术等资源,推动传统与现代的创新对话。 -
文化传承与跨学科融合
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中的渗透,如书法、戏曲、民间工艺等。艺术与语文、历史、科学等学科协同教学,例如通过古诗词配画理解文学意境,或结合物理原理设计动态雕塑。
2024版标准倡导“艺术即生活”的理念,建议家长和教师多提供开放性的艺术探索机会,如参观展览、参与非遗工坊等,帮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深化艺术感知与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