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7-9年级课程标准主要围绕核心素养展开,强调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的综合培养。以下是主要内容的梳理:
一、识字与写字
-
识字能力
-
熟练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掌握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左右。
-
了解汉字结构规律,能通过形声、会意等识字方法拓展词汇量。
-
-
写字要求
-
熟练掌握硬笔正楷字书写规范,学写行楷字以提高速度。
-
注重书写姿势和习惯,临摹名家书法作品,体会书法审美价值。
-
二、阅读与鉴赏
-
阅读能力
-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七年级每分钟不少于400字,九年级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
掌握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扩大阅读范围,理解文章结构与表达技巧。
-
-
鉴赏能力
-
分析文本思想感情、主题意蕴,进行赏析和评价。
-
区分写实与虚构作品,理解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特点。
-
三、写作与表达
-
写作能力
-
注重写作过程,包括素材搜集、构思立意、修改完善等环节。
-
根据写作目的调整语言风格,考虑读者对象和文本类型。
-
-
口语表达
- 培养清晰流畅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逻辑性和感染力。
四、思维与文化素养
-
思维能力
-
发展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学会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
培养批判性思维,质疑现有知识,形成独立判断。
-
-
文化自信
-
认同中华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关注当代文化发展。
-
了解世界文明成果,形成开放包容的文化视野。
-
五、学习方法与习惯
-
自主学习 :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搜集信息,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
合作交流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以上内容综合了2011年版及2022年新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真实语言运用情境中培养核心素养,注重过程性与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