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需科学防暑,核心要点包括:及时补水、避免烈日直射、调整作息并关注特殊人群需求。 以下分点详解实用建议:
-
补水策略
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ml,可加入少量盐或柠檬片补充电解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冰水,易引发肠胃痉挛。西瓜、黄瓜等含水量高的水果是天然补水剂。 -
户外防护
10:00-16:00紫外线最强时段尽量减少外出。若必须外出,佩戴UPF50+防晒帽、墨镜,并每2小时补涂SPF30+防晒霜。浅色棉麻衣物更利于散热。 -
环境调节
空调温度建议设定在26-28℃,与室外温差不超过8℃。使用空调时搭配加湿器或放置一盆水,防止空气干燥引发呼吸道不适。夜间可改用风扇促进空气流通。 -
特殊人群关怀
老年人应避免快速进出空调房以防血压波动;儿童外出需随身携带便携小风扇和清凉喷雾;慢性病患者需遵医嘱调整药物储存条件,如胰岛素需避光冷藏。 -
饮食建议
减少油炸辛辣食物,增加绿豆汤、苦瓜等清热食材。冷饮每日不超过1杯,过量会抑制排汗。适量补充钾元素(如香蕉、菠菜)预防肌肉无力。 -
应急处理
发现中暑症状(头晕、恶心)时,立即转移至阴凉处,用湿毛巾冷敷颈部/腋下,并饮用含糖盐水。若出现意识模糊需即刻送医。
提示:高温预警期间建议每周检查家庭药箱,确保藿香正气水等药品未过期。宠物需提供阴凉休息区并全天供应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