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调配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规范药品调配流程、确保用药安全的核心制度,关键内容包括处方审核、调配核对、用药交代和记录保存。其核心目标是杜绝差错、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
处方审核
药师接收处方后必须进行合法性、规范性审核,重点核查患者信息、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禁忌症等内容。对存在配伍禁忌、超剂量等问题的处方,需联系医师确认修改,否则有权拒绝调配。 -
调配核对双人制
调配过程需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原则(查处方、查药品、查配伍、查用药合理性),由两名药师共同完成。调配人员按处方准确取药,核对人员逐项复核药品与处方一致性,确保零差错。 -
用药指导与标签规范
发放药品时需向患者或家属清晰说明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及储存要求,外用药需标注"不可内服"等警示。药品包装须贴注患者姓名、药品名称、规格及有效期等完整信息。 -
特殊药品专项管理
麻醉药品、精神类药物等特殊药品实行"五专管理"(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账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处方保存年限延长至3年以上,确保可追溯。 -
记录存档与质量监控
建立处方调配登记台账,普通处方保存1年备查。定期开展调配差错统计分析,针对高频问题环节优化流程,如设置高危药品单独存放区、启用电子核对系统等。
该制度通过标准化操作和多重审核机制,最大限度降低人为失误风险。医疗机构需定期培训药师专业技能,同时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处方流转效率,最终实现安全、精准的药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