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冬季施工保温措施需从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养护管理等多方面入手,确保混凝土正常水化并达到设计强度。以下是关键措施:
一、材料与配合比优化
-
选用高性能混凝土
使用42.5级及以上强度水泥,水灰比控制在0.55以下,提升早期强度。
-
添加外加剂
掺入抗冻剂(-15℃冰点)和早强剂,促进水化反应并增强抗冻性。
-
加热骨料与水
骨料和搅拌用水需加热至30-60℃,确保出机温度不低于10℃,入模温度不低于5℃。
二、运输与浇筑环节
-
保温运输
运输罐车用保温被覆盖,泵管缠裹保温材料,防止温度损失。
-
优化浇筑时间
选择气温较高的时段施工,分层厚度≤400mm,快速完成浇筑。
三、养护与保温措施
-
覆盖保温材料
浇筑后立即覆盖保温板、草帘或塑料薄膜,边棱角加强防护,迎风面防风。
-
蓄热法养护
模板包裹保温材料,结构表面系数≤15m⁻¹,确保小环境温度≥5℃,拆模时芯部与表面温差≤15℃。
-
禁止洒水养护
采用喷涂养护剂或保湿措施,避免冻害。
四、温度监测与调整
设置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混凝土内部温度,当低于设定值时及时加热或保温,确保温度稳定。
五、其他注意事项
-
模板封堵 :拆模前封堵模板孔道,防止冻胀。
-
基础保温 :基础梁顶及两侧采用珍珠岩等保温材料。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保障冬季混凝土施工质量,避免早期冻害,确保结构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