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规范主要依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制定,核心要求包括温度控制、材料与工艺调整、养护措施等。以下是关键要点:
一、施工条件划分
-
冬期施工标准 :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5℃或最低气温连续5天稳定在-3℃以下时启动冬期施工。
-
解除冬期施工 :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高于5℃时终止。
二、材料与配合比要求
-
水泥与骨料
-
使用42.5级及以上强度水泥,水灰比≤0.55。
-
骨料需清除冰雪冻块,预拌混凝土或远输混凝土需加热(水温≤80℃,水泥避免直接接触高温水)。
-
-
外加剂
- 推荐使用抗冻剂(-15℃抗冻等级),早强剂可缩短工期。
三、温度控制措施
-
施工过程
-
搅拌、运输、泵送时采用保温措施,出机/入模温度≥10℃(运输距离长时需更高)。
-
浇筑时段选择气温较高时段,分层厚度≤400mm,模板保温。
-
-
基础与模板
- 基础土方需防冻,模板与混凝土温差≤15℃。
四、养护与测温
-
养护方法 :采用综合蓄热法覆盖保温,禁止洒水养护。
-
测温要求 :监测出机温度、入模温度、大气温度及混凝土表面温差。
五、受冻临界强度
-
不同强度等级 :
-
C15及以下:≥5MPa;
-
C15以上:≥75%设计强度。
-
六、其他注意事项
-
施工方案 :需编制冬施方案,明确加热设备、物资储备及人员培训。
-
工程选择 :大跨度结构、零星工程宜避开冬季施工。
以上规范综合了国家标准(JGJ104-2011)及行业**实践,确保冬季施工质量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