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车安全整治行动实施方案通过车辆合规性检查、驾驶员资质管理、实时监控技术应用、多部门联合执法及常态化安全教育五大核心措施,系统化提升校车安全水平,保障学生出行安全。
一、车辆合规性检查与维护
所有校车需完成定期安全检测,重点排查制动系统、轮胎磨损、消防设备等隐患项目,未达标车辆禁止运营。建立电子档案跟踪车辆使用年限,强制淘汰超期服役车辆。针对非法改装、超载行为开展专项整治,明确处罚标准。
二、驾驶员资质动态审查
严格审核校车驾驶人的驾驶证等级、犯罪记录、酒驾史等背景信息,实行年度复训考核机制。引入心理健康评估与健康监测系统,避免疲劳或带病驾驶。违规驾驶员纳入行业“黑名单”,终身禁止从事校车运营。
三、智能监控技术全覆盖
推广安装GPS定位与车载视频监控设备,实时追踪行车路线、车速及载客量,数据同步至教育、交通部门监管平台。试点AI识别技术,自动预警驾驶员分神、学生未系安全带等风险行为。
四、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
教育、交警、交通等部门成立专项工作组,定期开展“突击检查+定点抽查”,严查“黑校车”及违规运营企业。设置举报奖励通道,鼓励公众监督校车安全隐患。
五、安全教育常态化推进
组织学生参与应急逃生演练,培训家长识别不合格校车特征。针对校车企业及学校管理者开展事故案例分析会,强化责任意识,签订安全承诺书。
通过上述措施,校车安全整治行动将形成“人车共管、技术赋能、社会监督”的长效机制,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筑牢学生出行安全防线。建议家长主动核对校车资质信息,发现异常及时反馈监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