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生产车间的十大禁令,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而成:
一、人员行为规范类
-
安全教育及考核不合格者,严禁独立上岗操作
必须通过安全教育和岗位技术考核,未达标者不得从事相关作业。
-
班前饮酒、未戴安全帽或防护用品者,严禁进入生产岗位
禁止酒后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护服等防护用品。
-
未办理作业票或安全措施不到位者,严禁动火、高处等危险作业
动火、高处作业需办理作业票,设备检修需挂操作牌并切断电源。
-
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者,严禁从事特种作业
如电工、焊工等需持证上岗。
二、设备与作业管理类
-
机动设备防护装置不齐全时,严禁启动使用
需定期检查安全附件(如防护栏、联锁装置),确保完好有效。
-
受限空间作业未办理审批及防护措施,严禁进入
需申请、办证,切断电源并通风置换,配备监护人员。
-
未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或隐患排查,严禁冒险作业
必须识别风险并整改隐患,禁止擅自作业。
-
电气设备未验电或接地,严禁操作
动作前需确认设备断电并接地,防止触电事故。
三、安全管理制度类
-
未签订安全管理协议的外包单位人员,严禁进入现场作业
需明确安全责任,落实管理措施。
-
消防通道堵塞或消防设施损坏,严禁动火或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必须保持通道畅通,定期检查消防设备。
补充说明
-
个人防护 :穿戴规范的个人防护用品是基本要求,如安全帽、防护服、防毒面具等。
-
应急措施 :作业现场需配备急救设备,并制定应急预案。
-
持续培训 :定期开展安全知识培训,提升员工安全意识。
以上禁令需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详细执行方案,并通过考核、检查等方式确保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