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综合相关搜索结果,主要包含以下要点:
一、基本原则
-
合法原则 :处理程序必须符合法律法规,保障公民、法人合法权益;
-
公正原则 :处罚应与违法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
文明原则 :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人格尊严;
-
公开原则 :处罚决定应公开透明;
-
及时原则 :处理应及时,避免拖延。
二、处理流程
-
调查取证
交通警察需查验驾驶证、行驶证、车辆标志等材料,对特殊车辆还需额外核查;
-
告知权利
处罚前应告知当事人陈述、申辩及听证权利,吊销驾照等重大处罚需履行告知义务;
-
作出决定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作出罚款、吊销驾照等处罚决定,设区市公安机关负责吊销驾照;
-
送达程序
优先采用邮寄、电子送达,公告送达期限为六十日;
-
缴纳罚款
当事人需在指定银行缴纳罚款,逾期产生滞纳金。
三、当事人权利
-
申辩权 :对违法事实、处罚依据提出异议;
-
听证权 :对吊销驾照、罚款2000元及以上的处罚要求听证;
-
救济权 :逾期不缴纳罚款可申请强制执行。
四、法律依据
-
《道路交通安全法》
-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2020年修订)
以上规定旨在规范执法行为,确保处罚公正合理,同时保障公民知情权与救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