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跳空缺口并不一定会回补,回补的概率因缺口类型和市场环境而异。
1. 回补概率较高,但并非绝对
根据历史数据,上证指数的跳空缺口回补概率较高。例如,自2010年以来,上证指数出现的149个向上跳空缺口中,有143个实现了回补,占比达到95.97%。同样,2006年以来,上证指数的缺口回补概率约为94.43%。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缺口都会回补,仍有少数缺口未回补。
2. 缺口类型对回补概率的影响
缺口类型是影响回补概率的重要因素。普通缺口和突破性缺口通常更容易回补,而持续性缺口和衰竭性缺口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甚至不回补。例如,衰竭性缺口往往出现在趋势末期,其回补概率相对较低。
3. 市场环境对回补的影响
市场环境的变化也会显著影响缺口回补。在牛市或震荡市场中,跳空缺口回补的概率较高;而在熊市或极端市场波动中,缺口回补的可能性则降低。例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上证指数出现了多个未回补的缺口,这与当时的市场环境密切相关。
4. 时间周期的影响
缺口回补的时间周期长短不一。短期内(如7个交易日内)回补的概率较高,而长期缺口(如超过50个交易日)的回补时间则显著延长。例如,超过50个交易日后回补的缺口平均需要298个交易日。
5. 未回补缺口的案例
尽管回补概率较高,但历史上仍有未回补的缺口案例。例如,2006年以来,上证指数共有17个未回补的缺口,其中12个为向上跳空缺口,5个为向下跳空缺口。这些未回补的缺口表明,市场未来的表现与缺口回补之间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
总结
上证跳空缺口回补的概率较高,但并非所有缺口都会回补,其回补情况受缺口类型、市场环境和时间周期等多种因素影响。投资者应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和技术分析,灵活应对缺口回补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