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香港金融危机期间,香港政府通过入市干预不仅成功击退国际炒家,还最终获利近1000亿港元,成为金融保卫战的经典案例。
-
救市规模与策略
香港金融管理局动用1180亿港元外汇基金直接买入港股和期货,通过“组合拳”稳定恒生指数(从6700点推高至7800点),同时捍卫港元汇率,阻断国际炒家的双向做空机制。 -
危机背景与对手
国际投机者通过抛售港元期货、拉高利率导致**暴跌,恒指一年内从16000点腰斩至8000点。香港凭借820亿美元外汇储备及中央政府支持,形成全球第一的金融防御力量。 -
盈利与后续影响
救市后,金管局逐步出售所购股票,最终净赚近1000亿港元。此举不仅挽回了市场信心,还推动1999年楼市复苏,政府恢复供地计划,经济逐步回暖。
这场战役证明,精准的政府干预能扭转市场崩溃,甚至创造超额收益,为全球金融危机应对提供了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