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报告的撰写程序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核心步骤,结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确定研究课题
-
选题 :从研究内容中筛选出具有科学价值的问题,明确研究方向。
-
假设提出 :将研究问题转化为可检验的假设,确定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
-
实验设计 :选择合适的研究类型(如实验、调查等),设计变量控制方案。
二、选择被试与数据收集
-
被试选择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样本特征(如年龄、性别等),采用随机抽样或特定群体招募。
-
数据工具 :使用量表、问卷、实验设备等工具收集数据,确保工具的信效度。
-
数据收集过程 :详细描述操作流程、数据编码及统计处理方法。
三、数据分析与结果呈现
-
统计分析 :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t检验等方法处理数据,生成图表展示结果。
-
结果解释 :分析数据与假设的契合度,讨论可能的原因及研究局限性。
四、撰写研究报告
-
结构框架 :包含题目、摘要、关键词、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及参考文献。
-
核心内容 :
-
引言 :提出问题、背景、目的及理论基础;
-
方法 :详细描述被试、材料、程序及统计方法;
-
结果 :客观呈现数据及分析结论;
-
讨论 :解释结果意义、与现有研究的异同及未来方向。
-
五、审核与投稿
-
内部审核 :请他人阅读或隔段时间复读,检查逻辑连贯性。
-
投稿准备 :确保符合期刊格式要求(如APA格式),附上英文摘要。
注意事项 :题目需简洁反映变量关系,摘要字数控制在250-300字,讨论部分需结合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