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分阶段实施,市场化改革深化
2025年分布式光伏政策以分类管理、市场化改革为核心,通过政策分阶段实施和机制创新,推动行业从“量”的爆发转向“质”的提升。以下是关键政策要点及影响分析:
一、政策分阶段实施节点
-
2025年4月30日
-
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 :需完成备案并并网,可享受全额上网及补贴电价;之后并网项目仅能选择自发自用或部分上网模式。
-
存量项目过渡 :已备案且2025年5月1日前并网的项目,继续按原政策执行。
-
-
2025年5月31日
- 增量项目全面入市 :新投产项目原则上全部电量进入电力市场交易,通过竞价形成电价,补贴退出,倒逼企业转向市场化运营。
二、核心政策要点
-
分类管理
-
将分布式光伏分为自然人户用、非自然人户用、一般工商业和大型工商业四类,不同类型对应不同建设标准、电压等级和装机容量上限。
-
非自然人项目禁止以自然人名义备案,同一用地红线内工商业项目需在连接点设置约束。
-
-
上网模式调整
-
新增“全部自发自用”模式,大型工商业项目优先选择;自然人户用和非自然人户用仍可全额上网。
-
6MW以上项目需全部自用,无法再享受全额上网政策。
-
-
电网接入与消纳
-
电网企业需定期发布配电网可开放容量及预警信息,引导科学布局。
-
新建项目需满足“可观、可测、可调、可控”要求,提升电网承载力。
-
-
权益保障与规范
-
禁止地方政府以特许经营、强制配套等方式限制开发主体,保障屋顶资源公平开放。
-
建立“多退少补”差价结算机制,稳定新能源项目收益预期。
-
三、市场影响与趋势
-
存量项目抢装潮
企业需在4月30日前完成备案并并网,锁定补贴或电价政策红利,部分地区的户用光伏仍保留全额上网模式。
-
投资方向转变
-
6MW以下项目成为竞争焦点,小微企业、轻工业等用电消纳好的项目受青睐。
-
需创新商业模式,从规模化转向高自用消纳且负荷稳定的资源争夺。
-
-
技术与管理升级
-
鼓励通过微电网、源网荷储一体化、虚拟电厂等形式参与电网调度。
-
强化项目全周期管理,从备案到运营实现规范化和透明化。
-
四、总结
2025年分布式光伏政策通过分阶段实施和机制创新,既保障了现有项目的稳定性,又推动了行业向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未来需关注电网消纳能力提升与分布式资源的协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