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十大股东减持规则的核心在于规范大股东及董监高的股份减持行为,以维护市场稳定和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关键要点包括:减持需提前15日披露计划、90日内集中竞价减持不得超过1%、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2%且受让方6个月内不得转让,以及违法违规期间禁止减持等。
-
减持前的信息披露:大股东或持股5%以上股东计划减持时,必须在首次卖出的15个交易日前向交易所提交减持计划,明确减持数量、时间区间、价格区间及原因。未按计划减持或未完成减持的,需在期满后2个交易日内公告。
-
减持比例限制: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的,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通过大宗交易减持的,同一期限内不得超过2%,且受让方6个月内不得转让受让股份。协议转让导致大股东身份丧失的,需继续遵守6个月内减持限制。
-
禁止减持的情形:若大股东或上市公司因涉嫌证券违法被立案调查、被公开谴责未满3个月,或处于限售期内,均不得减持股份。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还需额外遵守破净或分红不达标时的减持禁令。
-
特殊股份的减持规则: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非公开发行股份解禁后12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减持不得超过其持有量的50%。因司法强制执行、股权质押违约等被动减持的,需按相应方式适用规则。
-
一致行动人与合并计算:大股东与其一致行动人的持股合并计算减持比例,解除一致行动关系后6个月内仍需共同遵守减持限制。离婚、法人终止等非交易过户的股份,过户双方需持续遵守减持规定。
投资者需关注减持计划的披露及实施情况,理性分析减持对市场的影响。上市公司股东应严格遵守规则,避免因违规减持引发监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