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最新劳动法对旷工赔偿标准的核心规定是:用人单位可扣除旷工当日工资,若造成经济损失可索赔(不超过月薪20%且不低于最低工资),连续旷工超规定天数可解约且无需补偿。
-
工资扣除原则:劳动者旷工当天不享有工资,按日工资×旷工天数扣除。例如月薪5000元,旷工一天扣除约230元(5000÷21.75)。部分企业可能按合同约定支付70%工资,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
经济损失赔偿:因旷工导致直接损失(如订单延误),用人单位可从工资中扣除赔偿,但每月扣除上限为20%,且剩余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
-
劳动合同解除:连续旷工超15天或累计超30天(具体以企业制度为准),企业可单方面解约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但需结清已工作天数的工资。
-
企业规章制度效力:旷工处理需依据合法制定的内部制度,包括警告、扣薪等措施,且制度须经民主程序公示。若制度未明确或未告知劳动者,解约可能被认定为违法。
提示:劳动者应遵守考勤制度,避免因旷工引发纠纷;用人单位需确保规章合法透明,处理争议时保留证据以降低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