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装作业的安全风险辨识是预防事故的核心环节,需重点关注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环境隐患三大类风险,并严格执行“十不吊”原则。 通过系统化识别潜在危险源,结合规范操作与应急措施,可显著降低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风险。
-
设备故障风险
吊车机械故障(如车轮磨损、钢丝绳断裂)、吊具缺陷(如吊钩保险扣失效)或安全装置失灵(限位器故障)是常见隐患。作业前必须全面检查设备状态,试吊确认荷载稳定性,严禁使用存在隐患的装备。 -
操作失误风险
无证操作、超负荷吊装、指挥信号混乱或违规站位(如吊物下方停留)极易引发事故。需确保人员持证上岗,统一指挥信号,并强化“吊物下严禁站人”等安全培训。 -
环境因素风险
恶劣天气(6级以上大风、暴雨)、地面不平整、高压线邻近等外部条件可能破坏吊装稳定性。需提前评估环境,设置警戒区,遇险情立即中止作业。 -
应急与规范管理
制定突发事故预案(如吊物坠落处置),定期维护设备,并通过JHA(作业危害分析)动态管控风险层级。同时落实“十不吊”要求,如光线不足不吊、重量不明不吊等。
吊装安全需全员参与风险辨识,将预防措施嵌入作业全流程。定期复盘事故案例,升级管控手段,才能实现本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