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个吊装作业安全技术交底模板,综合了多个权威来源的要点,供参考:
吊装作业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基本要求
-
资质与培训
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如起重机操作证、司索指挥证),并完成安全技术培训,熟悉操作规程。 严禁酒后操作或违章作业,保持高度警惕性。
-
设备检查
- 起重机需定期检验合格,支腿、力矩限制器、制动器等关键部件需功能正常。 - 吊索具(钢丝绳、卸扣、平衡梁)需无磨损、断丝,安全系数符合要求。
-
作业环境
- 工作场地需平坦坚实,承载力满足要求,设置支腿并保持车体水平。 - 距离高压线、沟渠、基坑等危险区域保持安全距离(如10KV线缆5米以上)。
二、操作规范
-
吊装前准备
- 确认吊点索牢,吊装锁具在控制范围内,试吊观察吊带晃动及吊钩下降情况。 - 检查钢丝绳直径与绳卡间距(不小于6倍),编结长度不小于15倍且不少于300mm。
-
吊装过程
- 采用分段吊装、翻身作业或多机抬吊时,需统一指挥,协调各台设备同步动作。 - 提升和降落速度要均匀,避免快速重放或冲击载荷。
-
特殊场景
- 高空作业时,人员需系安全带,禁止站在吊物运行线内或下方。 - 弱风、雨雪、雷电等恶劣天气需停止作业。
三、安全措施
-
现场管理
- 设立警戒区,无关人员禁止进入,设置警示标志。 - 作业区域配备专职安全员,监督执行“十不吊”原则(如超载、斜吊、指挥不明)。
-
防护与应急
- 个人防护装备齐全(安全帽、防砸鞋、高处作业带等),高处作业时系好安全带。 - 制定应急预案,包括设备故障、吊物失衡、人员受伤等突发情况的处理流程。
四、附录
- 检查清单 :设备、吊具、环境等检查项目及合格标准。- 记录表格 :班前例保记录、班后运转记录、事故报告等。
以上模板可根据具体工程规模和风险等级调整,建议在实际应用中结合《起重吊装安全技术规范》(GB/T 3116)等国家标准执行。